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后勤保障>>学校工会>>健康驿站·心花开>>文章内容
教师心育丨春暖花开,心向阳光 春季心理健康提醒小贴士
录入者: 刘丽娜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73   发布时间: 2025-04-30


莺啼燕舞,小桥流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全年度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回暖体内的神经细胞开始活跃起来,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春季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容易引起大脑分泌激素的紊乱,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紊乱。所以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小学生来说,春季也比较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身心症状。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更安稳健康地度过美好的春季呢?跟随心理老师步伐与春共舞,克服春天新烦恼。

春天来了,为什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01生物节律变化

春天,身体会从冬眠状态切换到活跃模式,生理节律得重新调整,新陈代谢加快,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因此身体可能会觉得乏力、困倦,这些小不适会影响情绪,让人变得烦躁、不安。

02天气变化无常

天气的阴晴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就变得无精打采。

03过敏原增加

春天花粉、柳絮满天飞,过敏体质的小伙伴一接触就遭殃,皮肤痒痒、打喷嚏、流鼻涕,身体不舒服,情绪也跟着受影响,变得易怒、烦躁,长期过敏还可能情绪抑郁。

行为小信号

【行为变化信号】

• 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放学回家后不再主动分享校园趣事

• 写作业时频繁发呆、咬铅笔,注意力难以集中超过10分钟

• 出现攻击性行为:故意碰撞同学、摔文具、踢桌椅

• 对最喜欢的游戏/动画片突然失去兴趣

【生理异常信号】

• 早晨起床困难,连续三天以上出现"起床气"哭闹

• 饭量明显减少,或暴饮暴食(如课间偷偷吃大量零食)

• 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检查后无器质性病变

• 入睡困难,深夜辗转反侧或频繁做噩梦

【社交退缩信号】

• 拒绝参加集体活动,体育课独自躲在角落

• 原本的好朋友来邀约时找借口回避

• 被同学开玩笑后反应过度(如突然大哭/摔东西)

 【学习状态信号】

• 作业质量明显下降,出现大量粗心错误

• 课堂上频繁举手却回答不出问题

• 考试前出现严重焦虑(如呕吐、发抖)

• 作业本上出现无意识乱涂乱画的负面图案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学生篇

拥抱情绪,快乐成长

亲近自然,调整状态

绿色植物和自然环境能减少压力,提升注意力。同学们在课间或放学后在校园绿地、公园、小区内散步,专注观察新芽、花朵或鸟鸣,放松紧绷的神经。还可以把每日发现的春季变化,用“生活小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规律作息,吃得健康

睡眠对内环境稳态的保持至关重要。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小学生每天争取9-10小时的睡眠。熬夜不仅引发疲劳和过激反应,还会导致情绪调节失常。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坚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少跟过年时饭桌上的“老朋友”见面(如年糕、腊肉、奶茶),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引发血糖剧烈波动,使人出现疲劳、烦躁等情绪变化,还可能损害大脑功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

认识情绪,调节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同学们我们需要认识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大家可以学一些烦恼管理技巧建立自己的烦恼记事本在睡前挪用15分钟左右,在记事本上写下担忧、烦恼或者计划的事。写完把本子盖起来,告诉自己“我的烦恼都写在记事本里了,现在准备要睡觉了,即使这些事情很重要,再继续想也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干扰睡眠”。若写下来后,躺到床上仍无法停止去想,在心中跟自己喊“停”,打断思绪。再配合放松训练。

如果出现了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要意识到季节变化对自己的影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多与家长和班主任沟通,及时咨询于学校心理老师。产生情绪问题时,不要将痛苦埋在心中。记录心情日记,记录每天的心情、负性事件,负性事件出现时的想法及随之产生的情绪,以及反思。或到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总之做些能让自己心情恢复平静的事情,但要注意无害性。

家长篇

理解陪伴,助力成长!

调试自己的情绪构建情绪共育生态

首先各位家长需要明白,您是孩子的情绪榜样,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候,需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当您觉生气时,可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有点急躁,需要安静5分钟再陪你玩",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焦虑或暴躁,营造稳定的家庭氛围,远离让自己情绪失控的场景。在家庭会中讨论家庭情绪急救包:包含急救手册、联系卡(心理老师/医院)、备用安抚物(孩子小时候的玩具或者孩子喜欢的玩具)。与教师建立家校情绪密码本:与老师约定特定符号(如黄色代表开心、黑色代表需要关注),每日在作业本上互动。

全然接受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感受

要让孩子了解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孩子有权利生气和不配合。不可以因为大人忙,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无视甚至压制孩子的感受。

1. 接纳而非评判:"你现在一定很难过,妈妈陪着你"(避免说"这有什么好哭的")

2. 生理优先策略:先递温水、轻拍后背,等情绪平复后再沟通,等情绪平复后再沟通,等情绪平复后再沟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简单词汇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如“害怕”“委屈”“失望”),并鼓励他们说出来(如“你现在是不是因为没选上领读员而感到失落?”)。"你的生气像大火球吗?我们一起给它降温吧"

4. 转移注意力:播放孩子喜欢的轻音乐,或一起做简单的手指操

深度沟通,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情绪是对某事或某物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是多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我们行动的动机。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孩子也是,我们在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可以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打造"情绪安全岛"。

• 肯定感受("被朋友误会肯定很委屈")→ 引导倾诉("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共同解决("我们来试试这个办法")

• 设置"家庭情绪角":布置孩子喜欢的玩偶、绘本、涂鸦墙,用专属台灯营造温馨氛围

• 制定"情绪暗号":约定特殊手势(如碰拳三下)表示需要帮助,保护孩子自尊心

• 建立"家庭情绪温度计":用红黄绿磁贴每天记录全家人的心情,培养情绪觉察力

• 情绪日记法:用漫画形式记录情绪事件,如"今天的生气怪兽长这样...",培养表达能力

• 家庭情绪会议:每周固定时间轮流分享心情故事,家长先示范自己的情绪经历

•  "5-4-3-2-1"冷静法:说出5种看到的、4种摸到的、3种听到的、2种闻到的、1种尝到的事物

• "能量补给站":准备孩子喜欢的减压玩具(捏捏乐、解压魔方),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

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家长鼓励陪同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教师篇

关爱学生,平衡自我!

敏锐识别,温和介入

•运用"非语言信号"建立安全感:蹲下身子保持平视,轻拍肩膀传递支持,如过发现孩子身体紧绷,可以采用按摩虎口的方式帮助孩子降低紧张情绪。

•采用"观察式开场白":"老师注意到你今天的眉头皱得紧紧的,愿意和我说说吗?"

•准备"情绪选择卡":用简单图示让学生选择情绪类型(生气/害怕)

即时安抚,提供空间

•在班级设置"冷静角":布置帐篷、抱枕、涂鸦本等减压物品。

•教授"情绪暂停法":"我们一起做个深呼吸,像吹蒲公英那样慢慢呼气~"

•启动"转移注意力"策略:邀请学生帮忙浇花、整理图书角等轻量活动

深度倾听,引导表达

•使用"三明治对话法":肯定感受+引导倾诉+提供支持。

"我知道被误会一定很难受(肯定)→ 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引导)→ 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支持)"。

•设计"情绪绘画"活动:用不同颜色代表心情,画出情绪变化曲线。

•开展"故事接龙"游戏:用玩偶演示类似情境,让学生续编解决办法

长效支持,建立机制

•创建"情绪存折":记录每次成功调节情绪的经历,集满10颗星兑换奖励。

•开发"班级情绪天气预报":每日值日生用天气符号播报班级整体情绪。

•设计"情绪调节包":内含减压玩具、深呼吸指南、励志卡片等工具。

•开展“情绪班会课”,帮助同学了解情绪,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家校协同,形成合力

•制作"家庭情绪密码本":教师与家长通过特定符号记录孩子的情绪波动

•开展"亲子情绪对话工作坊":指导家长用"我信息"沟通法("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 建立"校园情绪档案":跟踪记录学生情绪变化,发现规律及时干预。

共同提醒

及时求助,科学应对!

发现学生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①情绪持续低落超过2周,影响正常生活;  

②出现失眠、食欲骤减等生理症状;  

③对学习、工作完全失去兴趣或动力。

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自我伤害(咬手、撞头等)

心理热线

学校心理老师:13348181603、17312292871(9:00-21:00)

新北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89880234

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05199611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