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2024年9月27日上午,常州市新北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三新’背景下新课堂实践”为主题,由新北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黄松华老师主持。新北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全程参与本次研讨活动。
在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两位优秀教师以生动的课堂为起点,引领学生们踏入了编码的奇妙世界。周晶老师《生活中的编码》一课,以“寻找丢失的文物”为引子,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与挑战的学习情境。通过邮政编码、身份证、车票二维码等生活中的实例,周老师不仅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了编码的无处不在,还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编码的定义、形式、特征及唯一性。同时,周老师还带领学生探索了生活中的编码,寻找编码的意义,给学生展示了信息化管理编码的手段,激发了学生们对编码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何丽娜老师《编码的规则》一课,则是在学生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编码背后的规则与奥秘。何老师通过四校联合运动会的场景导入,结合操场区域号、运动员信息检录等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顺序编码与分类编码的概念及应用,理解了编码长度与信息承载量的关系。学生们在何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设计自己的编码规则,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编码规则的魅力和实用性。
两节课后,刘疏影老师为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编码与生活》单元分析。刘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该单元的设计理念和实施策略。通过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她指出,《编码与生活》单元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理解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培养其设计和应用编码规则的能力。同时,刘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和教研组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学而不思则罔。研讨交流中,周晶和何丽娜两位老师梳理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与流程,讲解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并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随后,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周晶老师与何丽娜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同时,老师们也针对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共同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新北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兼职教研员吴苏媛老师首先肯定了周晶老师情境设计的创新性、趣味性,设计结构的清晰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整堂课环节完整清楚,从导入到新授再到小结、评价测验,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呼应了第二课,有衔接性。吴老师建议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有这种整体意识。接着,吴老师结合新课标,提出两点建议:1.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需要有真实性,聚焦真实问题展开教学内容。2.关注学生思维的提升: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讨论再交流,比如生活中有编码与无编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思维层面上进行提升。
最后,新北区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黄松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并对下个月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工作部署。黄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的付出与努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她强调,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情境贯穿课堂是必须的,在创设情境中需要进行整体思考:1.围绕哪些目标,设计哪些任务;2.任务如何完成,为学生提供哪些支架;3.学生学到怎样的程度;4.如何评价学生。
第二,问题的有效性、价值性,问题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科”“技”并重的课堂中,小结要有及时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第四,评价的多样性,例如,任务完成度评价、知识点评价等,需要分解成学生易懂的评价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应紧跟“三新”步伐,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
此次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三新”背景下新课堂实践系列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与交流,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汇聚与升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将在“三新”的引领下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施苗苗;摄影:施苗苗;审核:付蓉 王银行)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