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9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数学组全体成员齐聚玲珑校区多媒体教室,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二是评课交流。
刘凯琳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研究课。刘老师从给小猴分桃的情境导入,从一个桃的1/2延伸到一盘桃的1/2展开今天的学习。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步骤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和3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2和1/3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新的认识。刘老师通过多重对比,让学生感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张一帆老师执教四年级《交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研究课。张老师从运动会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算式,进而提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猜想,再指导学生举例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在教学完加法的交换律后,张老师先带着学生回顾了整个研究过程,再将加法的结合律交由学生自主探究。
评课环节时,两位老师都先进行了回顾反思。刘老师存在两点困惑:1、书上都是偶数个桃平均分成2份,需不需要出示奇数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情况。2、在分12个桃的环节时,学生基本都能分成整数个,是否需要延伸到12个桃平均分成24份、36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要求每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和物体的总数、每份的数量无关,只和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张老师反思自己在行课过程中有些地方比较牵强、时间把握不足而且也存在两点困惑:1、在举例验证加法交换律时,怎么恰当引导学生举出丰富性的数。2、在教授加法结合律时,如何让学生关注,先算前两个加数相加和先算后两个加数相加的运算顺序。
各位老师针对这两节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建议。周剑主任就刘老师的研究课分享了吴亚萍老师的一些建议,这节课的生长点在于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分数,能在教室里找分数,如:把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一小组是全班的1/4,再以一小组为例进行站位游戏。最后周主任指出分数的认识应和学生的生活更贴近。操锋老师就张老师的研究课指出:这节课是规律探究的起始课,重点在于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有没有学会探究方法。在新授部分引导学生探究时,操老师认为应及时板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操老师还强调如何放和收,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在猜想明确后,学生举例验证的时候放下去,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并及时追问,让学生能完整表达加法结合律的猜想。
“知他山之高,思己水之浅”。听评课是促进自我成长,相互学习,增长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次活动,相信数学教师们必将坚定探索步伐,在不断的磨砺、反思中成长!
摄像、撰稿:王依芸;审核:周剑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