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赋能,行稳致远,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数学教学质量,4月2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数学组教师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二是评课交流。
第一节课由张莹老师执教《认识正比例》,借助三个数学模型:(1)路程、时间、速度模型(2)总价、数量、单价模型(3)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模型,明确了相关联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层次设计得当,张老师语言表达严谨,将抽象的概念课上的很扎实。
第二节课,由孙晓娟老师执教《立体图形的复习》,通过四次不同的“围”图形活动,带领学生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梳理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以往复习课枯燥的刻板印象。在练习环节,运用分层设计,灵活理解生活中不同模型的表面积与体积求法,在变化的题目中找不变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直棱柱之间相同的体积计算方法。
在评课交流时,张莹老师先进行了自我评价,提出了三点问题:(1)在第二个例题资源呈现时,学生判断正比例关系需要说到什么程度(2)在对比总结时,方法提炼的语言有些牵强,衔接不太顺畅(3)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得不到预设的学生回答。操锋老师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概念课较为抽象,学生刚开始是在模仿,语言应该规范一些,但也不要太繁琐,说到“相关联”和“比值一定”即可,关于方法的提炼,概念需要越简单越好,不能强求学生都会,但每个学生都要能学到一些知识。朱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建议,本节课还可以借助图像认识正比例,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感受比值k是一定的。
随后,孙晓娟老师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一点疑惑:“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但活动较多,时间也较长,似乎变成了活动课,我该如何压缩活动时间呢?”操老师指出:“孙老师想要把每种图形都讲好,应该紧扣“这节课想让学生学会什么”这个问题,不能一昧地压缩活动时间和练习时间,应该合理安排学生花时间突破重难点”。二年级组提出:“本节课有将二维图形演变成三维图形,能否运用多媒体等工具,使资源呈现更加清晰生动”。四年级组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活动环节主要运用“面动成体”复习推导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那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单位换算等是否也需要复习”?最后,操老师肯定了两位教学老师敢于挑战新课的精神,勇气可嘉,并鼓励每一位教师都能去开发新课,敢于尝试,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此次教研活动,为数学组老师们提供了展示、学习、交流的机会,有效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龙虎塘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将带着此次学习的收获,继续凝心聚力,努力奋斗,不断成长!
摄像、撰稿人:丁月;审核:周剑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