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诗意龙小>>龙小快讯>>文章内容
诗意教研|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一)
龙虎塘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组第4周研究日活动
录入者: 周剑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197   发布时间: 2024-03-12

  师道远而学海无涯,善若水需孜孜不倦。为了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度践行新课标理念,实现课堂教学从“有效”到“品质”的升华,3月12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数学组老师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三年级何亚丽和五年级周阳老师分别执教了《两步混合运算(不含括号)》和《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二是评课交流。

  何亚丽老师通过以下几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1、创设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尽管运算顺序是一定的,但在课堂上我们还是遵循了教材上的生活情境,用学生熟悉的购物,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设计教学紧密告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2、圈画标记:在课堂上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直接说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分步算式,让学生经历“先观察并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发展其数学思考能力,提升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3、闯关联系:单纯的运算练习,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倦和懈怠,因此今天还是保留了竞技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周阳老师在“如何整理、如何呈现两组数据”问题的引领下,将两组数据分别整理成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同时对两者予以简要分析与适度对比,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并引领学生不断简化统计图,从直条到线、再到点的不断简化,并让学生凭借经验说一说自己眼中折线统计图的样子,在借助“点”展开想象、动手比划、演示的基本过程中,不经意间生成了折线统计图。整个教学环环相扣,是学生对数据多样态整理与呈现方式的过程性体验,亦是对数据的铺垫性分析与教学重点的聚焦和放大。

  各位老师针对这两节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建议。针对第一节课,罗红岩老师说:“为什么在计算时先乘除后加减,除了借助生活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来理解,更是为了保持运算的一致性。”而徐子燕主任指出:“乘除的级别更高,怎样能够在过程中打开?需要根据各个班的具体情况来定,要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本质。”周剑主任提出:“希沃游戏只能让个别学生参与,课堂还是需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可以以小卡片的形式让学生互动起来。”操锋老师向各位教师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应当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应当结合情境让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更加透彻。

  针对第二节课,操老师提出:“拿到一张折线统计图,还是应当让学生先采取观察法,但是当两条线倾斜角度几乎接近时,不能再采取观察法了,此时应当引入计算。”。周主任指出:“对于折线统计图的预测功能,学生有了预测,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回馈,要有一个对预测检验的过程。”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进,用心教研,研之有悟。通过本次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接下来的教研活动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方向,龙虎塘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将携手并肩,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希望,在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好教学的奋进之笔。

  摄像、撰稿:赵婉玉;审核:周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