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31%的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每年大约有320万例死亡与活动不足相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适当进行运动对于预防摔倒、跌倒以及骨骼健康、功能减退均有一定的帮助。
世卫组织给老年人日常进行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1、每周应保持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75~150分钟剧烈强度有氧运动;
2、运动形式可以尽可能多样化,如家务、广场舞、快走、游泳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3、建议老年人的运动要尽可能保持多样化,可以侧重于中高等的平衡、力量训练,以此来帮助增强运动能力、预防摔倒。
二、运动虽好,但切勿量,过度运动心脏受不了
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对健康有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运动一定要注意控制量,过度运动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适当进行运动可以让心脏得到刺激,继而让心脏的收缩能力加强,促进心功能加强。但如若过度进行运动,会导致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出现。
长期如此的话,会导致心脏出现功能性损伤,诱发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心肌收缩力降低。且过度运动还会让心肌损伤标志物上升,容易诱发心律不齐、室性早搏等发生,对于健康而言非常不利。
那么,怎样判断是不是超强度、超负荷运动?
1.心率
心率会随着运动的强度以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般建议将运动心率保持在150次每分钟即可。
在这个范围内,处于能达到锻炼效果,但还可以给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一旦心率超过150每分钟,会出现各脏器缺氧,长此以往下去容易运动过度,导致健康受到威胁。
2.自我感觉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也不同。所以在运动时要多观察自己的身体表现,轻度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等均属于正常情况,在运动后整个人会感觉非常轻松愉快。
如若在运动过程中,明显感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或者是头晕目眩,且在运动后身体跟灌了铅一般,感觉十分沉重,则多半是运动过度了。
四、如何运动才科学?牢记3点
对于普通人而言,日常还是推荐适当去进行运动,具体要如何做呢?这三点需要明确。
1.明确自己是否适合运动
一些人本身罹患肝病、肾功能不全、贫血、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狭窄等病,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运动前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一般是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避免给身体过大负担。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适合的运动也不同。普通人进行运动建议从低强度的开始,可以选择快走、游泳、慢跑、广场舞等,等到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适当增加运动的强度,具体还是要看自己身体的反馈,如若运动后感觉不适感严重,要及时停止。
3.降低运动相关的损伤
运动前后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运动过程中也要多注意观察身体表现,如若有异常的疼痛感、不适感或者是呼吸过于急促等,都要及时暂停运动。
运动对于健康有好处的毋庸置疑的,但进行运动时有不少的注意事项,只有做好了这些事情,才能起到好的锻炼效果,切勿超强度、超负荷运动。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