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始,立春至,雪消融,天变暖。春意袭来,正是教研好时节。为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数学课程改革,2月17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活动分为两个议程:1.观看奔牛实验小学洛晓倩老师执教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视频,2.听《数学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讲座。本次活动由周剑老师全程主持。
洛老师在教学时首先注意通过问题引领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注意组织说理辨析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以突出教学规律与图形特征的内在关联。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激活了学生对正方体特征的已有认识,启发他们借助信息技术来整体感知本节课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索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充分的交流中逐步揭示不同数据的共性,在发现相同规律的同时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各种内在关联。在学生初步发现“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中所蕴含的基本规律之后,要求他们应用规律解决看上去比较复杂的问题,体现了规律的价值。洛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规律之后,及时组织相应的回顾和反思活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活动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积淀和发展数学素养。
视频结束之后,周剑老师为全体数学老师作了《数学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讲座。周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课例”,“课例”就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事实陈述,是教师的有意截取,对教师的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接下来周老师以《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指导大家如何写课例:1.明确主题,明晰主线 做简单教学分析,分析教学重难点,适时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融合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过程的可见、可评与可推理。 2.精选片断,凸显要义 课例文章的价值在于表达自己的教学观念、观点或者认识,所以要精选支撑观点的教学片断。3.夹叙夹议 深入剖析 说清作者为让学生思维可视、可评与可推理,借助信息技术,布置什么任务,学生怎么学,学到了什么。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在前进的道路上,龙虎塘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将继续奋发学习,刻苦钻研,勤勉进取,努力做一名更优秀的教育者。
摄像、撰稿:罗红岩;审核:周剑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