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晚7:00整,龙虎塘实验小学科学组面对特殊的工作境况,与居家隔离的同事开展了一次线上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新课标的变化,结合组内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由付蓉组长向成员阐述了新课标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变动之处。
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中,将推进综合性学习,强化跨学科学习作为新重点,计划各学科均以10%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也告诉我们每学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项目化学习来实施。再最新修订的课标中,摒弃了原来的四大领域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四个跨学科概念。这与我们项目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无疑是非常契合的。
接着大家围绕“我们该怎么依托教材进行新课标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进行研讨。
滕青林老师提出要根据课程的四要素,确定学习目标,研究问题,学习实践,学习评价,相对的就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在四个要素里分别去构建每个要素里面的设计要点。
徐蓉老师认为学习目标应该分为两条线索,学科素养目标和跨学科素养目标,要指向4C素养,也就是沟通、合作、创新和审辩思维这四个维度。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一个叫5C素养的模型,是在4C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用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来统领或者说用这样的一个价值观来统领其他的4C。我们如果在跨学科素养方面做这个项目化学习,就要以“指向5C素养”这样的目标去设计。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对照目标进行学习过程的建构与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项目化学习理解为学科课程的教学重构。因此,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需要根据课程标准、 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三方面重构:即基于课标的目标重构,基于教材的内容重构,基于学生的方式重构。
孙燕芳老师阐述了内容重构的意义。它是对教材原本知识内涵,时空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设计,内容重构从内容的涵盖面大小可以分为:活动重构,课时重构,单元重构。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成员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项目化学习的内涵有了更高阶的思考。
撰稿:付蓉 拍摄:付蓉 审核:苏波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