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诗意龙小>>龙小快讯>>文章内容
诗意教研|巧设计落实要素,明策略有向成长
——龙虎塘实验小学第十三周语文学科研究日活动
录入者: 刘凤娇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456   发布时间: 2021-11-2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年11月24日,龙虎塘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第十三周研究日活动在多媒体教室开展。

  课堂见真章

  四年级组的张兰兰老师和徐钰老师分别执教了第五单元的《麻雀》和《爬天都峰》两篇课文。两位老师教态自然、教案详实、准备充分,给我们展示了两堂颇具研讨意义的课。

  张老师以作者屠格涅夫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借助词串的分类帮助,学生梳理故事中的主要形象。为了帮助同学们理清故事的脉络,张老师精心设计了板书,在主要形象之间架起了桥梁。借助学习活动的设计、板书的梳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张老师趁热打铁,提示同学们继续关注文中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在先前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要素,故事更具体生动了。

  徐老师围绕作者的心理疑惑“我爬得上去吗”展开课文解读。通过关键词句品读,引导学生体会天都峰“高”“陡”“难爬”的特点。整堂课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并结合课后习题灵动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结构化设计有序,期间以读促学,相机指导朗读。随文识字环节编写儿歌增强记忆,激发了学生学写的积极性。教学策略清晰,落实了本课的语文要素。

  研讨促成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讨活动教学相长。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在语文学科责任人刘凤娇老师的主持下,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展开有针对性的聚焦式评课。两位授课老师对自己本次的教学进行了说课总结。随后,各教研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位老师以“一个亮点+一个建议”的形式,重点明确言简意赅,提炼出了两位老师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重建的建议。

  余璐娇、王一帆、胡鑫琪、孙洁、黄丽娟、戴业鸣老师分别代表本教研组对两节课进行评价。一年级余璐娇老师肯定了张兰兰老师教学过程中引导有方,同时也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年级王一帆老师评价张老师的课堂,瞄准会写的靶心,在阅读对话中建构文本,在交流分享中建构写法。三年级胡鑫琪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有设计感,从导入到词串有梯度,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的形式值得借鉴。四年级孙洁老师指出徐钰老师的教学设计大问题意识强,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让第一课时的学习有效落地。五年级黄丽娟老师肯定了徐老师结构化的设计,提出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六年级戴业鸣老师评价徐老师的设计有序且聚焦,指导学生紧扣问题进行梳理,同时提出了一些重建建议。

  两位老师都有单元意识,能站在单元角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在课堂推进过程中不约而同地设置了向学练说环节。张老师问题指向有梯度,同时还关注到了诗意朗读,整个课堂充满设计感,从词串到思维导图梳理过程循序渐进。徐老师教学逻辑性强,围绕关键问题从读到说,用上四要素概括法帮助学生理清文脉。

  研讨接近尾声,刘凤娇老师针对青年教师如何把教案写在纸上转化为教案记在心里提出了四条建议:关注结构化设计、注重评价语积累、放大资源价值、充分课前预设。随后,课程教学中心夏虹主任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站在单元角度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推进过程中以持续促学习,对课堂效果进行阶段评价,让语文要素的落地的同时,把课堂还给学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研讨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互相促进的平台,在这里老教师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新教师勤学好问大胆创新,大家抱团成长不断进步,相信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龙小语文组一定会越来越好!

  (撰稿:吴科  摄影:黄丽娟   审核:刘凤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