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诗意龙小>>龙小快讯>>文章内容
诗意教研|书香文化沿路径 策划课型寻章法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新基础班队研究日(四)
录入者: 张玉萍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417   发布时间: 2021-10-22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生离死别的曲艺。京剧艺术这项“国粹”,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走进了学生的课堂。2021年10月21日,龙虎塘实验小学骨干班主任成长营第一次活动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新基础教育班队研究日第四次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以“书香文化沿路径,策划课型寻章法”为研究主题,在主题项目领衔人、学生发展中心潘虹主任的主持下,有序推进。

1.png

  一

  课堂展示:京剧故事品国粹

  活动共有三个环节,首先是课堂研究,由张彩亚与六6班的学生一起展示了一节“书香文化”主题下的班队策划课——“读《京剧的故事》,品国粹之魅力”。在张彩亚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一起回顾了国庆幸福玩伴团中的精彩,表彰了最佳玩伴团,从形式、内容、组织方式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为新活动的策划提供经验支持。

  京剧选段《苏三起解》勾起了学生对于暑期所读课外书目《京剧的故事》的回忆。学生们纷纷说起书本的内容,有的说起京剧的基本知识来滔滔不绝;有的对入门的猴戏、武打、念白、唱腔、脸谱、行当等印象深刻;有的谈论起舞台法则和技巧,俨然已深入了解;有的,则是对京剧演员的成长之路以及京剧的未来发展方向侃侃而谈。针对学生们对京剧产生的浓厚兴趣,张老师抓住契机,从选题方向和活动设计两方面进行指导,进行玩伴团策划。精读一个章节,推荐一个研究内容,确定一个研究目标,小组合作交流,并完成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和展示活动方面的思维导图。学生们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在汇报的过程中,思路清晰,分工明确,关注细节,设计指向达成目标。通过阅读《京剧的故事》,策划研究内容,同学们亲身感受京剧这一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堂课在学生们的心里播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与弘扬,让国粹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持续绽放,熠熠生辉。

  二

  头脑风暴:策划课型之我见

  观摩完课堂展示,班主任们齐聚会议室,从评课入手,针对策划课型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每个年级先展开了组内交流,以这节班队课为研究对象,各抒己见,谈对策划课型的看法,说组织策划课的点子。交流中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在分享精彩呈现。有的班主任对张老师这堂课给与了高度肯定,认为所选的内容切合书香文化主题,来源于学生的成长生活,过程中儿童立场鲜明,体现了基础班队活动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很好地示范了策划课的设计流程;有的班主任们有针对活动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如“小组选题是否过大”“学生是否要在熟知京剧的情况下研究”“实施难度大教师要如何调控”“策划时的选题和设计路径老师该如何指导才更具有操作性”等。潘主任和张老师对大家发言进行及时回应,现场形成了对话性极强的互学氛围。

  潘主任总结了大家观点,并对策划课型进行专业的指导与引领。她先解读了策划课基本环节解读,结合课例引导老师清晰策划课的四个环节为“主题导入,激发兴趣”“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全班交流,初定内容”“同类合并,形成导图”。接着,她拓展了主题研学活动研究四大课型,即策划课、论证课、预指导课、展评课。最后,普及了玩伴团的活动范式、方案设计框架和招募海报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班主任们边听边记,边记边思,频频点头,对后续活动的推进充满了信心。

  三

  他山之石:书香文化天地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帮助六年级骨干班主任明细“书香文化”的研究价值与主题内涵,发散大家的研究思维,潘主任作了“书香文化天地大的”微讲座。潘主任从知网上关于“书香文化”的1314篇相关案例、论文说起,分析了“书香文化”活动的现状。基于以阅读为主流、以家校为主场、以教师为主导的现状,潘主任从拓展内涵、拓宽场域、转变角色和丰富形式四点引导大家发现“书香文化”可挖掘空间。潘主任还分享了学校已有的书香文化研究成果和西安高新区三小的博物馆课程,以成熟经验启发大家,使每位班主任都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照片17.jpg

  活动结束,每一位班主任都及时地写下来自己的活动感悟与收获。

  (部分感悟与收获展示)

  王一帆

  一点收获:张老师的策划课以书为本,让孩子有依托;允许孩子“留白”,让孩子在活动中试错;主题感悟国粹,让传统文化沐浴童心。

  一点想法:一场活动,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孩子对一些感兴趣的事有了疑惑,才会激起更大的兴趣去探求他的答案,从而能够获得答案之外更大的收获。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怎么做才会吸引更多校外的人去共同实践,进一步提升孩子活动的体验度,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刘亚妮

  张彩亚老师的课堂不单单立足于这节课本身,而是把它作为长程性、序列化的教育活动中的一环,启于暑假的共读书目,创于班级国庆假期玩伴团,这次的策划课刚好也是作为承接以后国旗童声的一环,育人价值在环环相扣中得到凸显。回到这节课,张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京剧故事,品国粹魅力”的大主题下,找到感兴趣的支点,激发研学的热情和兴趣。如果在学生着手讨论每一项内容前,教师能给学生搭好主题框架,相信学生在头脑风暴时,能够更高效率、更有着力点地找到方向。

  王靓

  今天听了张老师的一节策划课,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类型的班队课,新鲜之余也有几点感受:首先,策划课主要带着学生选主题、定方案。其中主题的选择上相对更重要一些,需要学生明确本次玩伴团活动组织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想了解什么,为什么要了解。在这一当面,教师应当重点指导。同时,在选题时,学生的汇报五花八门,老师应当及时给与归纳整理,帮学生梳理出几条线路,这样方向更明确,对后续玩伴团活动的展开也更有利。其次,本节课的活动准备相对不足。前期在研读京剧的过程中,对基本的只是概念还是要多了解,只有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主题研究。最后,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局限,没有很精彩的点出来。教师还是应当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鼓励他们点状发言,找到更多的研究方向,整个研究也就更出彩!

  王波

  听策划课收获:张老师在课前就选题做了很多的思考。她将暑期共读书目、语文课文23课和主题(书香文化之旅)融合在一起。我在思考,如果我能够将一年级共读书目、学生的文明行为和语文课融合在一起就很好了。张老师课堂上让学生们依据章节内容来定主题。那我可以依据共读书目的名人英雄故事来选题。学生喜欢哪个人物就学习哪个人物的精神。张老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策划活动。我们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策划方案。在思维导图制作方面,还是要依据学生特点,先给他们规划出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其他框架。

  潘主任讲座心得:主要学习到方法。1.主题交流,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说说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汇报。2.全班交流,初定内容,选择路线,进行招募。

  孙萌萌

  听完张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原则。张老师没有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去固定学生的思维,而是让每个小组策划自己的活动主题,课堂中学生积极讨论,大胆交流,认真绘制思维导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策划中得到成长,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

  对于策划课六个年级都有自己的想法,听完大家的分享和潘主任的讲解,我对策划课也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从前期的选题到绘制思维导图,再到课堂效果的呈现。不仅要考虑整体性和可行性,还要遵循长程性和序列性。在确定主题时,一定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共同点,接下来的组内交流就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确定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路线,最后把孩子们的智慧火花呈现在我们的思维导图上。我想这就是活动策划课的真正意义吧!

  徐钰

  今天有幸聆听了张彩亚老师执教的《读京剧的故事,品国粹的魅力》主题班队课,让我感受颇深。这节课是主题班队活动策划课。张老师通过演唱京剧《苏三起义》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京剧的魅力。接着与学生共同关注共读书目《京剧的故事》目录部分,指导学生分析这本书的结构,进而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选题,最后针对主题制定活动思维导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在没有听这节课的时候,我对于“策划课”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后,以及潘主任详细的解读之后,明晰了这一概念。在今后的主题融通课程实践过程中,要将运用于实践,在玩班团开展时,要有班级研究线路,在大主题下进行玩伴团活动策划。

  曹颖

  “新基础教育”班队活动研究的是学生立场,更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同时关注活动中资源生成充分利用。

  今天六年级的同学进行班级研学活动的策划。从确定主题、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小组研讨、展示小组策划、其他小组补充的方式,最后形成研学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学生们的活动策划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研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以下感悟:活动内容要新鲜而且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让大

  家有共鸣,活动才有效;其次组织活动要有创意,不然学生参与度不高;第三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操作能力,否则也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至于怎么规划就发挥学生策划能力,要交给他们去研究制定。活动后,我感觉这次班对活动的思路更清楚了,孩子们有很好思路,但不敢去设想,这说明一个问题,平时的活动放手的机会少。所以,我们要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世,育生命自觉”。

  “独行速,众行远”。一次主题聚焦的沉浸式研究日活动,让大家在互学共学中找到书香文化研学的路径,明晰了策划课型推进的章法。相信龙小的骨干班主任会借助主题项目研究的东风,在专业发展之路上乘风破浪,成就自我与学生的幸福共长。

  (撰稿:张玉萍;摄影:刘凤娇;审核:潘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