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细雨微蒙中,龙虎塘实验小学语文组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分组教研活动。全体语文老师按年段分为三组,开展组际教研,执教老师精心准备,围绕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这一主题呈现了六节颇具研究味的课。老师们聚焦年段特点,立足语文要素,在抱团成长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低段:“绘”美话情,“研”学共生
一年级组的王瑞雪老师和王波老师对绘本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王瑞雪老师带领学生有层次地进行了《我爸爸》绘本阅读,从观察图画到读出重点再到动作表演,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读绘本,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训练学生说话练习的时候,孩子兴趣盎然,乐于表达,结合爸爸的特点呈现了充满童趣的句式,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安东尼对爸爸浓浓的爱。
王波老师细心引导学生观察《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趣味插图,抓住图片中的细节推进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揣摩人物心情,从爷爷对约瑟和约瑟对爷爷的两条双线情感体悟真情。她采用了小组合作表演、分角色朗读、唱童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时刻让学生投入课堂。
在经过一二年级两个教研组的评议后,丁小明副校长也简要地对绘本教学目标与板块设计进行了分享。她指出,绘本教学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启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上。从丁校的分享中,各个老师对于绘本教学的“研”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绘本阅读中,能更加有方法、有学法地指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想象与创造。
中段:在初夏邂逅绘本与小说
初夏的天,校园绿意盎然,教室书声琅琅,窗外细雨蒙蒙,秘密地交织,静静地交错,绘本与小说在这浪漫的季节里相遇。三年级组的徐钰老师和四年级组的吴婷婷老师分别执教了课外绘本《团圆》和课内小说《芦花鞋》,两位老师都从人物入手,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
徐钰老师充分借助绘本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前后对照关联插图,以及关注插图细节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预测故事情节,在情境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通过了解毛毛与爸爸在过年期间一起做的事,体悟浓浓的父爱,在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与爸爸相处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中激发情感共鸣。
吴婷婷老师由一双芦花鞋引入教学,教学过程中紧扣单元要素,从整体单元着手,借助列举小标题,逐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这是一只怎样的芦花鞋?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等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层层推进中,实现了思维的碰撞。
高段:从课内到课外,从一本到一类
五年级组的潘虹老师执教了《三国演义》导读课。潘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班级共读《西游记》的方法,并提炼出把书读“厚”、把书读“薄”、把书读“活”、把书读“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启《三国演义》的阅读之旅。课堂上,潘虹从封面解读入手,关注书中有特色的插图、全书导读和目录,从整体上对整本书有了大致的把握。并借由第一回合《桃园三结义》的深入阅读和合作阅读,以汇报和图表梳理的方式内化阅读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组的戴晶晶老师执教了《骑鹅旅行记》的阅读分享课。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前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一系列学习成果,打开回忆之门,并用四个学习任务串联整节课,学生在闯关中再次深入这本书。学生在这节课中结合情节了解人物形象,依托文本把握写作特色,借助插图分享精彩故事,凭借记忆明晰重要细节,灵动的课堂中自然生成实在的收获。
两节课后,五六年级老师围绕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重建意见。在思维碰撞中落实语文要素,深化了阅读指导课型的研究。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正值生长的季节,龙小的诗意教师们也借此东风抱团成长,追寻诗意教育中的暖阳。
(撰稿:万杨、徐钰、刘凤娇 摄影:各教研组 审核:刘凤娇)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