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诗意龙小>>龙小快讯>>文章内容
诗意教研|攻他山之石 筑学习堡垒
——龙虎塘实验小学第七周语文学科研究日活动
录入者: 刘凤娇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542   发布时间: 2021-04-07

  清明过后,万物洁齐。在最美的人间四月中,大家的学习热情如春意般愈发浓烈。4月7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会议室,共同聆听了由五六年级带来的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分享。吴琴玉副校长全程参与活动。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本次学习分享活动在刘凤娇老师主持下拉开帷幕。五年级语文组的曹洋老师首先分享了她的学习收获。曹洋老师着眼于对古典小说的基本认识,细致地讲解了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文言色彩和留有悬念的结尾四方面。在分析了教材与原著的异同及原因之后,她充分挖掘古典小说的教学价值,抓住古典小说教学的设计要领,重视学生的字词积累方法的掌握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马云虹老师听完后对此深有体悟,她认为古典名著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

自由穿行经典名著《四游记》

  如何有效提高在学生在学习古典名著时的效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呢?戴业鸣老师在接下来的发言中用她丰富的教学课例带领我们初探“西游世界”。她在巧思中立足文本,以“快乐读书吧”内容为切入口,为学生打开了课外阅读的窗口,也在巧用中聚焦阅读的延伸与拓展,大而化小,不仅建立了四游记“人物谱”,还让学生初步感知“回目”的作用,让学生大胆猜测情节。最巧的是,她抓住名著中的数字“三”展开了一系列对于故事情节的探索。

  因有所思才有所得。孙春凤老师与戴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对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人一境一小说

  针对如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的指导进行勾连,六年级岳伟彬老师在自己的学习分享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岳老师在分享中引用了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穷人》这篇小说课例,具体地分析了这节课的文本价值。他认为教师不仅要基于文本的价值,还要抓住学情充分挖掘教学价值,重构教学内容,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最大化提高教学质量。

  叶小兰老师对岳老师的分享表示赞同,并指出在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也是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设计中结合学情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更广大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从一篇文,读到一类书

  刘凤娇老师在随后的阅读分享中,针对如何推进教材名著阅读的策略进行了思考。她不仅关注到了课内外阅读的内在关联性,让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同时也注意到增进课内阅读的深度,能为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刘老师从同一作品的横向铺展、一部作品的纵深探究和同一主题类文本的多维度阅读这三个角度,把一篇文章牵引到一类书的策略向我们娓娓道来。通过精准地解读三个课内外阅读指导案例,她巧妙地将课内外阅读之间关联起来,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了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思路。

  徐娴老师虽然对高年段的小说课例教学不是很熟悉,但在听完刘老师的分享后,也感受颇多。她尤其喜欢刘老师提出的读后感和制作任务卡片这两个阅读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内为课外做铺垫,课外为课内作延伸。”

  活动最后,吴琴玉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肯定了这次学习分享中扎实的内容和在此过程中无教师的学与思。为此,吴校长提出了三个“真”,认为这次教研活动基于真阅读、真研究和真成长这三点稳步开展。她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能够充分把握理论学习分享的契机,进行有前瞻性的不同课例的研究学习。

  最后,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了本次学习,大家换得十足的收获,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撰稿:万杨  摄影:王一帆  审核:刘凤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