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诗意龙小>>龙小快讯>>文章内容
诗意分享|走进数学度量概念教学专题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11月异域分享
录入者: 周剑   文章来源: 原创   点击数: 528   发布时间: 2020-11-24

  最是一年秋意浓,学在异域思远方。11月23日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在报告厅开展了异域学习分享活动。本次异域学习,聚焦数学度量概念教学,周剑主任结合二年级三位老师课例,作了专题讲座《度量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教学环节》。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对于《厘米和米》的单元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龙小数学教研组做了大胆尝试。

  发掘育人价值,创造诗意课堂

  讲座开始,周剑介绍了《厘米和米》这一单元的整体框架,让教师能全面了解这一单元的展开逻辑和编排特点。

  接着,他着重介绍了度量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在于度量单位的产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于度量单位的使用具有地域流通性的特征;在于度量工具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适用性体现了人类创造的智慧;在于度量概念教学与生活应用的有机结合。

  明晰教学环节,让学习真正发生

  最后,周剑介绍了度量概念教学的三大环节,分别是度量概念的形成、度量方法的比较和度量单位的形成。而长度作为一维空间的度量,是指线段的长度,用“长短”表示。对于长度的度量方法,一般是重叠法,即“点对齐,边对齐”。在度量单位形成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努力帮助学生经历度量标准统一的过程:创设情境,使学生在间接比较中引发矛盾冲突,产生统一度量标准的需要;利用班级小组“自制”度量工具,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约定而形成班级范围内“公制”的度量单位。

  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形成清晰的“量感”。

  跨域学习分享,思维碰撞显智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新基础教育”思想,折射出教学智慧。孙晓娟老师和学生用不同测量工具比赛测量黑板长度,活动有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哇!还可以用米尺测量的”;王依芸老师放手让学生折纸,将折痕看作线段比较长短,真正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倪敏老师并联呈现学生资源,以生成性资源推进课堂教学。

  相信通过这次的异域分享学习,各学科老师共同学习、共同内化,融入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丰满自己的教学理论。

  (摄像:王银行;撰稿:周剑;审核:倪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