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不语,小满欣然而至。2020年5月21日,全体班主任教师开展了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岗位建设”的班队建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幸请到天宁教师发展中心的袁文娟主任对活动进行全程指导。
首先由姚炎萍老师和赵欧亚老师执教了《新岗位,新生活》的同课异构主题班会。结合后疫情时代的背景,基于不同的年段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要,日常的班级岗位结构需要调整合创新,因此两位老师根据目前的切实需求,在跟学生的探讨中,进行岗位再建设。
姚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而专门设置了“防疫”岗位。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增加了与语文学科学习渗透的可用于知识应用创造的飞鸽信使岗位。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岗位职责,定好评价标准。其中新闻播报员岗位小队率先制作了思维导图,提出按学号人人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活动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广大学生岗位选择与锻炼的热情与积极性。赵老师的这节班队策划课资源丰富、内容充实。整节课的语言清晰,思路明细,能够有意识地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转化。整个教学过程切合三年级学生年段特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追求。
接着,干立倩和季琳两位青年老师分享了岗位建设学习心得和实践思考。干老师立足中高年级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从岗位结构调整,激发创造热情和班级组织完善,拓展工作空间这两方面进行岗位建设交流,强调高年级更多的要注重岗位的丰富性,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季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阅读新基础教育书中关于岗位建设篇的学习收获,从岗位建设的意义、策略、原则和特点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岗位建设的必要性。她认为:班级小岗位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要让岗位建设真正地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各位班主任对岗位建设内容进行思索时,姚丽琳和钱雨宁两位老师作为代表分别汇报了小组对这两节课研讨的内容。汇报过程中,两位代表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困惑:如何把新岗位建设落在实处?后疫情背景下的岗位建设该如何展开?建设中的“新”是否与之前的岗位有重复?
在活动的最后,袁校长针对班主任们的疑问进行了细致指导。她提出“因变而生、因变而废、因变而改”的后疫情时代下的岗位建设,强调班主任应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关注班级学生的独特性,设置个性化的班级岗位。通过借助岗位载体,推动班级更加开放和丰富的新生活,提升学生的价值感,在成事中促进成人。此外,要注意新岗位与已有岗位的有机结合,聚焦“变”,形成新的资源,以方式、内容和职责的变进行岗位的重建工作。
活动最后,陈亚兰主任给大家赠送了精神食粮——两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书《小学班级建设创新实践》和《小学班队活动那个与人价值开发与实践转化》,还贴心地随书附赠了二十四节气叶脉书签,希望大家既要在日常中进行实践尝试,也要善于向书本学习。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通过这次活动,全体班主任对于后疫情时代下的岗位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风起正是扬帆时,我们将不断扎实日常班级建设,用更智慧的方式创造疫情后的班级新生活。
(摄影、撰稿:王靓、万杨 审核:陈亚兰 )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