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责任至上;特殊假期,特别成长。龙小六年级数学组的全体老师们迎面挑战,积极应对,集体策划,分工合作,线上导学,妙招连连。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战“疫”在行动!
集体备课审“时”度“势”
我们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学案导学,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疫情期间,虽不能如往常一般围坐一起,但网络反而让我们联系得更密切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开展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对线上导学时间的安排、导学计划的制定、导学单的设计等反复进行研讨、修改、完善。我们采取组内分工合作,万一琴老师制定详实的导学计划,陆永锋老师寻找习题资料,徐建平老师整理视频、直播资料,黄瑜英老师设计每天的导学单,石秀娟、邵文雅老师则负责答案校对、问题反馈……大家先在教研组QQ群里交流分享,形成统一的导学策略、导学文本,再分享到各个班级的学生群里。
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我们紧跟上级部署,及时机动地调整线上导学策略和内容。2月10日-2月21日期间,以六上各个单元为内容,复习长、正方体、圆的知识,分数、百分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中的假设策略等。2月24日-2月28日期间,主要指导学生学写、修改数学小论文。3月1日-3月10日期间,以毕业总复习为内容,进行计算练习、几何图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3月11日至今,以六下各单元新知为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新课导学。
学案导学把“脉”问“诊”
对导学单的设计,我们更是精益求精。提炼知识点、精选例题、精选练习……形成统一的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优质的学习文本。同时,我们把导学单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做导学案,找出困惑、疑问,上传给任课老师。老师们通过学生导学案反馈情况对问题进行梳理,充分掌握学情,有针对性的把“脉”问“诊”。
问题引领对“症”下药
学在前教在后,课堂更有针对性。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目录结构,以学生困惑为教学逻辑起点,设计了听老师讲、看课件学、在线交流、自我测评、深入学习、成果展示这六个自主学习环节,探索出教师引导下的“线上自主学习+直播讲解+实时互动”的线上教学模式,重点施教,精教精讲,学思融合,对“症”下“药”。老师们更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多平台共用,多工具并存,同心协力推进线上导学。陆永锋、徐建平等老师借助QQ平台进行直播导学、语音讲解、网络批改作业等;黄瑜英、石秀娟等老师建立微信群开设视频课堂,定时在线答疑,展开各种互动交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创新、分享,热烈开展师生讨论、学生之间相互碰撞,这种“隔空”对话反而比线下讨论更热烈,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学了起来。
网络传递“爱”与“温暖”
疫情把孩子隔离在了家,但如果同时也把孩子囚禁在了数学的题海里,这绝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才会有一切,才会有希望。假期里,在黄瑜英、陆永锋老师的提议下,我们数学组的每位老师都向孩子们推荐观看了与数学有关的电影《阿基米德大战》,并要求孩子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观看后的感受。没想到,一部电影带来了一场思想风暴,孩子们纷纷被数学的巨大魅力所震撼。我们又顺势引导孩子们观看了很多有益于学生身心的电影、视频,例如《嗝嗝老师》、《摔跤吧爸爸》……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了师生情、父子情,感受到什么是爱。我们还带着孩子们观看纪录片《蓝色星球》、《卢浮宫》……和孩子们一起领略自然风光,探寻宇宙的奥秘。
跳出数学看数学,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走出数学看世界,让孩子们感受爱、分享爱,这是我们所愿意去做的。
网络沟通,线上导学,携手抗疫,互学共进。疫情,虽然阻隔了我们,但网络紧密链接着我们的教与学,联结着我们的爱和温情,一切还是那么美好!
(撰稿:万一琴;摄像:各老师;审核:周剑)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