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书籍可让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而交流则可让大家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精湛的见解与深邃的思想。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培养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扎实专业知识、良好教学方法、较强科研能力”的龙小团队, 2019年8月23日上午,我校以学科为单位展开了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语文组
从2019年秋季开始,小学语文教材全部更换为统编教材,为了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变革,语文组培训会议的第一个议程就是由赵欧亚、程杨、万杨、姚炎萍、胡鑫琪、孙洁老师与大家分享新教材的学习心得。六位老师制作了PPT,结合自己暑期学习以及从教的经验分享了使用部编版教材的建议。过程中其他教师也进行了互动,相信大家在碰撞过程中,在探寻新教材新教法的实践过程中,在智慧的联系过渡中定会实现新课堂的华丽翻转。紧接着进入会议的第二个议程,12位教研组长们引领各年级语文教师进行新教材单元导读。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基础,把握教材传递的情感信息,积极参与到教材的讨论中。本次培训不仅帮助新教师熟悉了年段学情,同时明晰了部编版教材的使用策略。相信各位一线语文教师也能在今后的教材解读中下功夫,依托教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数学组
与此同时,由荆亚琴老师主持的“数学教师暑期读书交流汇报活动”在多媒体教室拉开帷幕,其中四位青年教师分享了她们的心得体会。
王妍老师分享了李进成老师的著作《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本书采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和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老师的说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与否,并且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应建立“情感银行”,以鼓励、肯定、赞美、关爱、支持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慢慢“存钱”,建立“情感账号”,“取钱”时则会得心应手,减少“透支”的可能性;其次要关注焦点,有效果比讲道理更重要;最后要理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何玲洁老师拜读了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名著《静悄悄的革命》,分享了“如何建立相互学习的教室”,顾名思义“相互”是其关键词,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倾听,形成相互倾听的教室;第二教师要鼓励交往互动,相互体现主体性;第三教师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转变为以学生的个性代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
王宇老师阅读了史宁中教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本书分为“问题篇”、“话题篇”、“案例篇”三大部分,我们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对30个话题拓展对教学核心问题的理解,呈现出的20个详细的教学设计,每一个都很实用,可供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参考。薛艳老师分享了孙明霞老师的《怎样当个好老师》,首先在提高专业素养上,“听、说、读、写”贵在坚持;其次要搞清偏科原因,对症下药,其中学生的智力培养、学习习惯与兴趣、教师的人格魅力都显得格外重要;最后在课堂管理上,要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薛老师也分享了教育方式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尊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最后由荆亚琴老师做了总结提升,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建立和谐互动、多元开放的的师生关系。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要努力钻研教材,多阅读学科教学系列丛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英语组
英语组的读书分享会由滕桐、承静两位新进老师及一位圩塘交流的顾志荣老师的自我介绍下热烈展开。首先,青年教师恽丽玲为大家分享了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恽老师就其中的几个章节作了重点交流,她谈及儿童自卑情结的由来,如何预防儿童的自卑情结;也涉及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恽老师的分享不仅着眼于学校教育而且也延伸至家庭教育。最后,她也为在座的老师们推荐了《儿童沟通心理学》与《儿童性格心理学》两本书,以使大家能通过阅读更好地走进孩子内心,理解并规范孩子的行为。
接着,殷利丹老师分享了《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本书以对比式的案例,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此外,殷老师还谈及一些电影中同样也渗透了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随后,樊露老师就其在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习经历做了分享,由“被偷走的一代”——土著文化引入,期间为大家展示了多样有趣的土著文字标志图,呈现了品类繁多的澳大利亚动物,介绍了当地不同学校所呈现出的不同学校文化,图文并茂、视听兼具的分享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澳大利亚的魅力。
最后,老师们一同观看了BBC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该纪录片折所射出的中英两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存在的诸多差异,相信对于如何改善我国传统的师生观,我们的教师也将会有更多的思考与研究。
综合组
全体术科组成员齐聚科学发现室,在学科责任人王丽老师的组织下,聆听了各科代表对于暑期读书的感悟和心得分享。第一组发言的是信息组,施苗苗老师结合现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激发老师们的思考,也让大家多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科学组的何雪文老师进行了书本选读,就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现代小学科学教育的观点和其他组员进行了互动,交流。美术组马丹老师,就尹少淳老师编著的《美术教育学新编》进行了自己对其理解的深刻阐述,她从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大家理解了美术教育,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转变方式。同时巢杨希老师对马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就自己思考过后对美术教师技能提高的方向和课堂应对进行了充分的补充。体育与音乐组的新晋教师代表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其他年轻教师一起探讨了这两门学科给现代人类带来的益处和一些有待继续努力攻克的难题。这成为了所有教师能互享学科内容,解答跨学科疑问的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接着是王丽主任对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提出要求。第一希望大家能不断学习。“欲求教书好,必先多读书”。读书是老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综合组老师来说,除了精进专业技能,更需要通过读书丰厚理论知识和内涵素养。第二,希望教研组能利用教研时间能更深入更透彻的进行共读书目的学习,将阅读扎实落实。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对于青年教师是一次好的锻炼与思考机会,也对于新学期的到来打好了一个优良的推动基础。
读书交流会的举行,充分调动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全体教师中形成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们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大家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启迪了智慧, 懂得了生活,学会了工作。让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如同柴米油盐一样的生活必须之物,让我们乐于走进书海,浸润书香。
(撰稿、摄影:许倩 审核:耿周霖)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