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
口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747页,商务印书馆】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接触。【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647页,商务印书馆】广义的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载体,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活动。狭义的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
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于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把“舌头、美元和头脑”称作当今时代的三大战略武器。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口语交际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口语交际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有“交往类”“介绍类”“讲故事(看图编故事)”“自述”“辩论”等多种类型。除了专门的训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过程在不断地发生。
(一)教材编写的现状
就“口语交际”这一训练内容从教材上来看,各个学段在练习上均有相关内容的教学。
附:口语交际各学段内容与课标要求:
年级 | 内容 |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上 | 练习(一)自我介绍(67页) 练习(二)借铅笔(82页) 练习(三)打电话(99页) 练习(四)悄悄告诉他(111页) 练习(五)我们来讨论(125页) 练习(六)听故事 讲故事(133页) |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
一下 | 练习(一)说说我的家(17页) 练习(二)想想做做给妈妈的贺卡(37页) 练习(三)指路(52页) 练习(四)学会道歉(73页) 练习(五)大家来讨论(89页) 练习(六)做做说说小小体育窗(109页) 练习(七)学会作客(125页) 练习(八)看图演一演小苹果树请医生(147页) | |
二上 | 练习(一)学会祝贺(21页) 练习(二)学会请求(37页) 练习(三)问路(53页) 练习(四)买文具(75页) 练习(五)我长大了(89页) 练习(六)看望生病的同学(113页) 练习(七)学会待客(129页) 练习(八)我打算这样过寒假(143页) | |
二下 | 练习(一)说话要注意姿势(16页) 练习(二)讲童话故事(33页) 练习(三)学会劝阻(51页) 练习(五)教你玩游戏(82页) 练习(七)学会转述(119页) | |
三上 | 练习(一) 小小读书交流会 (27页) 练习(二)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44页) 练习(三) 学会求救 (61页) 练习(五) 说笑话 (93页) 练习(六) 介绍我的小制作 (109页) 练习(七) 小小展销会 (127页) |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
三下 | 练习(一) 聊聊春节 (21页) 练习(二) 关于春游的建议 (38页) 练习(三) 学会商量 (58页) 练习(四) 约请 (79页) 练习(五) 说说广告 (95页) 练习(七) 我家的一张照片 (136页) | |
四上 | 练习(一) 学会感谢 (25页) 练习(二) 介绍我的朋友 (47页) 练习(三) 学会赞美 (71页) 练习(四) 说漫画 (86页) 练习(五) 帮他出主意 (108页) 练习(七) 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 (136页) | |
四下 | 练习(一) 推荐或自我推荐 (25页) 练习(二) 续编《狐狸和乌鸦》 (41页) 练习(三) 学会安慰 (59页) 练习(四) 讨论班级公约 (80页) 练习(五) 学做节目主持人 (102页) 练习(六) 学会鼓励 (125页) 练习(七)小烦恼热线(139页) | |
五上 | 练习(一) 学会请教(22页); 练习(二) 想想说说(43页); 练习(三) 学会拒绝(69页); 练习(四) 小小新闻发布会(88页); 练习(五) 设计一条公益用语(105页); 练习(六) 健康小顾问(126页); 练习(七) 水浒故事擂台赛(150页) |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
五下 | 练习(一) 请你帮个忙 (31页) 练习(二) 畅想未来 (51页) 练习(三) 我来说一说 (75页) 练习(四) 介绍世界名城 (94页) 练习(五) 小小即兴演讲会(114页) 练习(六) 影视剧评说 (129页) 练习(七) 七嘴八舌话环保(150页) | |
六上 | 练习(一)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23页) 练习(二)学习采访(46页) 练习(三)学会申诉(68页) 练习(四)学会解释(86页) 练习(五)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105页) 练习(六)我喜欢的一句名言(126页) 练习(七)推荐一本书(143页) | |
六下 | 练习(一)我来当导游(22页) 练习(二)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40页) 练习(三)漫话三国英雄(61页) 练习(四)漫话奇思妙想(77页) 练习(五)小小辩论会(91页) 练习(六)与某某对话(109页) 练习(七)临别赠言(133页) |
教材上的要求有些是相对比较明确,学生训练明显有路可循,例: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上练习2(82页)“借铅笔”,要求是“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又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如何展开对话。但是有一些只有内容的呈现,对具体的要求并不清晰。例:苏教版语文教材二上练习4(75页)“买文具”这一练习,要求是“张小雨到超市买文具,他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呢?” 苏教版语文教材六上练习7“推荐一本书”,要求是“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本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请你把它推荐给大家。”学段训练的目标和能级均没有清晰地指向,老师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偏差。
除了练习上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外,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口语交际训练在教材编写中很少有所涉及。课后的习题以“朗读”“背诵”“复述”“讲故事”为主,没有系列的口语交际练习的题型。
(二)、教与学两者的现状
在日常的教学中,相对于 “阅读”“习作”等的教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是弱势。在公开的研讨课中也很难见到“口语交际”课的身影。对口语交际教学研讨的比重是相对较弱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口语交际”有时的概念界定是比较狭隘的,认为口语交际只是练习上一个训练的内容;也有明确的,但是却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系统地将它作为重要的能力进行培养。鉴于上述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停留在“口语交际”专题练习的模式化,在课堂在演一演交往的情境,讲一个故事等等,有些甚至于在喊一些口号上。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沟通、和交流,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每一堂课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语文课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不能只凭借口语交际专项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应当将口语交际教学意识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长期不懈的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方法与策略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同样,放眼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口语交际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作出反应,就难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势必会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关注教材中“口语交际”专项的教学外,更应该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低段: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树立自信表达愿景
第一学段:“学说普通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看,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
从符号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要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就要让学生运用语言符号的内容进行语言符号的实践,从而形成和发展语言符号的使用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教学的兴趣,除了引导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认识度,教师还需要设计丰富的口语交际内容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参与,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1.利用实物展示创设交际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说说自己的小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带来自己家的照片,甚至是视频等
2.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交际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一上练习8听故事、讲故事,一下练习8看图演一演小苹果树请医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的情境,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容易走进故事里,开展口语交际的活动。
3.通过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二上的口语交际 “学会待客”,在教学时,让学生先分别扮演客人和主人,按照课文提供的内容演一演,再根据现实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寻找说话的情景,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如:客人来到家门口,你如何问询?如何招待?扮演客人的同学如何说明来意?学生可以一个扮演客人,一个扮演主人。这样创设情境,容易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待客,并借以丰富的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会敢讲会讲,通过师与生、生与师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听、说、交往的能力。
4.利用课堂互动创设交际情境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口语交际的训练是随处都可以进行的。
(1)利用教材资源,补白课文内容等活动
如第二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中有两处地方写得比较含蓄,耐人寻味。一处是“大松树没有回答”,一处是课文的结尾“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这两处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空白处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大松树和小松树回怎样想,怎样说呢?风伯伯作为长者,听了他们的话,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畅所欲言,想象出各种可能的现象,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们的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结合学习过程,借助同伴交流活动
在低段的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例如:朗读、复述、质疑、提问、评议、同伴合作等,在活动中,引导在生生的互动中自然而然地开展口语交际。
在一年级的拼音复习课中,学生完成“捉害虫”的小练习,在练习讲评的过程中,同桌来检查、校对,同伴之间要交流对错,要帮助纠正错误,就是一次口语交际的历程。
在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教学中,学生在合作识字的过程,口语交际的练习水到渠成。大家合作识字“包”“饱”“泡”三个生字,在四人小组的讨论中,进行分工、商量 “最难记的字”“最妙的记字方法”“最精彩的运用”,这样的分工合作过程也是一次口语交际的历程。
中段:清晰能力培养序列,形成交际习惯
学生进入第二学段的学习,要“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更多的在于双方的互动交流,“学会商量”“学会感谢”“学会赞美”“学会安慰”“学会鼓励”……这些都需要双方的互动交流。互动性,互动是双方的,会交际建立在能听、会听的基础上。
1、进一步对接生活,让交际成为一种生活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一种语文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使自己拥有一副好口才,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更注重互动性,与生活实践的对接,会和他人商讨、交流,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自己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例(一)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
如何使用压岁钱,是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事,利用口语交际的活动来进行商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大组汇报的形式来展开。
一、 “压岁钱”我们都有哦!
1、出示“红包”
说到“压岁钱”大家都不陌生吧,老师想做个小调查,曾经拥有压岁钱的小朋友请举起你的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二、 “压岁钱”都去了哪?
师:哟,看来咱们班的小富翁还真不少呢!请说说你的压岁钱都是怎么花的呀?
生:我一得到压岁钱就被妈妈收了。(极不情愿的样子,这种情况的孩子比较多)
师:(笑)我猜呀,你的压岁钱要么被妈妈“收藏”了,要么转手又送给别的亲戚的孩子了。
生:我的压岁钱用来交了餐费。
师:开学时还为父母节约了一笔钱哟。
生:我的压岁钱一部分用来买文具,一部分存了起来。
三、“压岁钱”该怎么用?
春节一到,你们又将得到一笔压岁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如果你拥有了一笔压岁钱,打算怎么样来用好它?(师说时强调了“用好”二字。)先别急着说,好好想一想,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我们的压岁钱还可以怎样用得更有意义?
四人小组指定一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四、“压岁钱”我会这样用。
1、学生设计“压岁钱”使用计划。
(可以是表格式,可以是记账式,也可以是图画式……)
师总结:一次小小讨论会让大家收获这么多,老师更相信你们在今年过春节得到压岁钱后一定能用好它!
在上述的课例中,口语交际课不再是一次专题的训练,它和生活实际紧密地勾连起来,在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将它提升为一种生活的技能。
2、构建系列、主题式的训练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口语交际课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缺乏内容体系的梳理,大部分是散点状、零碎的教学,学生很难真正学到口语交际的知识并得到锻炼与提高。类似于演讲、辩论赛、导游、讲故事等有着许多要求、规则的口语交际训练,并不是只用几分钟或者一节课就能掌握要领的,更不是通过一次讲解就能具备演讲能力、讲故事能力的。为了要想通过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讲故事、演讲等的技能技巧,并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就必须将这些要领细化,有计划、系统地将这些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而且这些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达成的,它需要教师有长程的意识,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构建系列化、主题式的训练内容。例如:讲故事专题训练。口语交际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声音洪亮,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故事情节的生动性等方面的细化的学习与实践。在行进过程中,我们也设置评价标准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还有像讲故事、课本剧等口语交际中的特殊形式,都需要分解、分步给学生以指导与实践。其口语交际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一定会有所提高。
学会系列
三上 | 练习(二)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44页) 练习(三) 学会求救 (61页) 练习(六) 介绍我的小制作 (109页) |
三下 | 练习(二) 关于春游的建议 (38页) 练习(三) 学会商量 (58页) 练习(四) 约请 (79页) |
四上 | 练习(一) 学会感谢 (25页) 练习(二) 介绍我的朋友 (47页) 练习(三) 学会赞美 (71页) 练习(五) 帮他出主意 (108页) |
四下 | 练习(一) 推荐或自我推荐 (25页) 练习(三) 学会安慰 (59页) 练习(五) 学做节目主持人 (102页) 练习(六) 学会鼓励 (125页) |
讲故事系列
三上 | 三袋麦子 哪吒闹海 卧薪尝胆 小稻秧脱险记 孙中山破陋习 |
三下 | 我应该感受自豪才对 日月潭的传说 争论的故事 |
四上 | 开天辟地 普罗米修斯盗火 九色鹿 练习(四) 说漫画 (86页) |
四下 | 三顾茅庐 天鹅的故事 生命的壮歌 练习(二) 续编《狐狸和乌鸦》 (41页) |
以“学会系列”“讲故事系列”为主线的口语交际训练,设计长线的口语交际活动,将活动序列化。“讲故事系列”从讲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传说、佛教故事、历史故事等,设计长程活动,引导学生讲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讲生动故事(个人语言的表达、故事的拓展、肢体语言等。)
课例(二):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学会鼓励》 龙虎塘实验小学 金超
像“鼓励”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如果简单地搬移日常生活,往往会给人一种“涂脂抹粉”的感觉,容易导致学生将课堂里所表演的“口语交际”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口语交际的课里是一套讲话,口语交际课之前和之后又是一套讲话,本质上缺乏生活的真实性。学生在生活中缺少赞美别人的举动,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鼓励,而是缺少鼓励别人的意识。像安慰、鼓励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的教学,重在唤醒学生的反思意识。因此必须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深入其中,真实地讲出自己心里的话。
《学会鼓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口语交际,内容为“当你身边的人碰到困难,灰心气馁时,你会怎样去鼓励他们?”。旨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真诚地鼓励别人,使其产生信心和力量。重点是学会鼓励他人的技巧,难点是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教材的安排符合实际生活,学生或多或少的有过鼓励他人和被鼓励的体验,但是学生对鼓励的认识是零散的,还不能掌握鼓励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提供了这样一类的情境:退换伪劣产品;不怕失败,坚持实验;对同学的赛前鼓励等。情境的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有“着力点”。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来源于学生,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发生、经历的事情,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说、有话说、说得有价值。
第八册语文教材中练习三中的《学会安慰》和练习六中的《学会鼓励》一脉相承,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安慰”、“鼓励”是对他人孤独、困难、痛苦或碰到困难时而做出的友善性交际行为,属于日常人际间的情感生活。“安慰”、“鼓励”在母语的自然浸润中是可以学到的。然而,学生的这种能力可能有缺憾,需要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反思这种交际行为,通过反思,唤醒学生“自觉地”谋求改善自己的日常口语交际。
一 师生对话,引入鼓励
1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是什么让小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会如何鼓励他人,让身边的人都感受你的爱心。
二、范例引路,习得鼓励技巧
1、出示学生来信
2、看了这封信,你发现这位赵佳怡同学遇到什么问题了?
3、你会怎样鼓励她呢?
4、那么她的朋友是怎样鼓励他的呢?
同学们,鼓励的力量如此巨大,她的同学是怎样鼓励,让她更容易接受的呢?
相机归纳
预设:结合自身的经历 能从他人角度思考 运用名言警句等
三、 运用方法,提高交际能力
1过渡:最近有三个同学遇到了一些麻烦,心里缺少勇气和信心。需要有人去鼓励鼓励他们。
出示话题和讨论要求。(请看大屏幕)
2、学生交流并评价
3、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的让我们失望、难过,有的让我们犹豫不前,你有什么烦心事吗?
出示课前小调查
4、指名学生朗读
5、四人小组讨论:怎样鼓励xxx?
指名说,评价。再指名一组表演并评价。
四 总结拓展,学会自我鼓励
1同学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亲人、朋友、同学遇到烦心事时,我们要用心地真诚地去鼓励他们。
“学会鼓励”建立在“学会求救”“学会安慰”“学会感谢”“学会赞美”“学会商量”等基础上,如何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并且做到语言得体、表达清晰、有理有据。
3、课堂交际的新常规的培养
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已经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听说能力是现代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倾听的活动,尤其是当前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倾听他人思想,活跃思维的头脑,表述自己的见解,而且,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口语交际一般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交际常规的认识,并且有一些同学已经有课堂交际常规的习惯,那么在第二学段,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我来补充……”“对于他说的,我有一些自己的新想法……”“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我的看法是……”“我来代表我们一小组向大家汇报……”,让日常的师生、生生、组与组的活动清晰、顺畅起来。
高段:拓展交际平台,提升语言魅力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 打通课堂内外,在多种媒体中拓宽交际视野。
口语交际意味着“生活”,它是一种需要,一种快乐,一种智慧。诚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口语交际教学,就应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通过真格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以便形成比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管用的交际素养。
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接触到信息渠道更多,微信、QQ群等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交际的平台越来越多,这些媒体的介入就是很好的渠道,让口语交际打通了课堂的内外。
在QQ群内学生可以进行学习和研讨,例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进行课文朗读发送啪啪,就可以组织四人小组进行朗读点评,在点评的互动中交流提升;在学校的“创作诗交流”活动中,进行诗作交流,也是一种口语交际的好途径;而在学校小记者站做采访时,更是和同学、老师沟通的最佳途径;而在班报的微点评交流中,不仅有口语交际,还将写和说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2.加强学科整合,在整合融通中提升语言魅力。
口语交际的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它其实发生在学生的各学科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应该加强语文与班队,语文与综合实践,语文与英语等学科活动的整合。在整合中综合力量,争取效果最大化。
课例(一)语文与综合实践整合的活动《介绍世界名城》 龙虎塘实验小学 洪丽英
《介绍世界名城》是苏教版第十册练习4中的口语交际,本单元课文围绕“世界各地”这个主题安排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三篇文章各有特色,或过渡自然,或用词严密,或选材典型,都是适合学生模仿迁移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正好提供了语言训练的载体,这项训练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扩大阅读,去了解世界,并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与人共享。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既可以复习巩固并内化前期课文学习“积攒”的经验,又能通过分享实现口语交际的目标。
一、揭题导入课前赏图。(课件展示几个城市的图片)
1.同学们,从《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中,我们了解了“音乐之都”是维也纳的雅号,还知道了这个雅号是根据维也纳的特点来命名的。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世界名城以及它的雅号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指名学生说)
2.你们想知道这些名城有哪些特点吗?这节课我们带你游世界名城。
二、开放信息分享前期小组学习成果
1.导入核心问题:同学们,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城市的一个角落,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等待着同学们来向大家介绍。课前同学们分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城市进行了研究,今天这一节课,就请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那组的介绍更有条理,更有感染力,赢得大家的好评。
2.在各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师通过课件展示学生所介绍的城市的图片。
(1).选择其中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作介绍。(要求:尽量从地理位置、 历史 、城市建设 、雅号的由来 、 人民生活 、著名建筑等方面来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前期的学习成果,并学习与他组互动。
(3).用相应的评价表为辅,进行组际评价互动。
3.评出最佳导游团。
三、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今天四个小组的同学结合他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研究的名城,他们的介绍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有的围绕城市特色展开叙述,有的从多个方面加以说明,让我们收获良多,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料的取舍不够精准,PPT的制作不够合理,介绍者的表情、语气、动作等还有待加强等,剩余的四个小组要借鉴今天这四个组的经验,扬长避短,争当最佳导游团队。
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名城使教学情景、课堂氛围与教材内容协调一致,既有游览的轻松活跃,又有品味语言,收获知识的满足。用这种综合性学习的课型来上口语交际,兼有活动课程的互动交往性。
课例(二)语文与班队整合的活动中《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龙虎塘实验小学 夏虹
系列活动:
系列一:爱国诗歌朗诵会
系列二:家乡名人大调查
系列三:家乡特产我来说
系列四:少数民族大串联
一、开放式导入
回顾:同学们,终于等到了今天的汇报课。大家都很激动。一开始,夏老师跟大家说了我的想法,把7个口语交际放到咱们的班队活动中进行,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感兴趣,从策划活动到中间的准备阶段,一直到今天的展示,大家付出了很多,我相信也成长了很多。
2.引出话题:多彩民族大串联
二、多彩民族大家谈
1、组织各小队进行汇报,适时介入。
各小队进行汇报:
(1).满族:介绍名人文化
小品形式,简单介绍曹雪芹,海报形式推荐一本书《红楼梦》
(2).藏族:介绍禁忌
小品形式,介绍藏族的三个禁忌。学会在有分歧时合理解释。
(3).苗族:介绍名人文化
讲故事,介绍沈从文,推荐名言,组织班级进行名言朗诵
(4).回族:介绍饮食
PPT呈现,推荐栏目《舌尖上的中国》
(5).傣族:介绍风俗,孔雀舞
表演、采访等形式
三、总结延伸。
利用这样一次活动,一方面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学科知识的授课形式,既整合了语文学科与班队活动,又打通了语文学科上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路径。采用班级活动的形式展开口语交际的教学,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上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既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也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一要求。另一方面,这样的一次整合之旅,又一次燃起了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兴趣之火。改变他们固有的错误思维,进入毕业班,也可以活动、学习两不误,甚至会更高效,学习起来也会更愉悦。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很好地缓解同学们之间因为学习成绩形成的剑拔弩张的形势,互相发现和学习同伴的优点。这样,真是一举几得。
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1.课堂即时性评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表现进行现场评价,一般以教师的语言评价为主,也辅助以同伴的语言评价,评价突出激励性。对交际能力强的同学要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对交际能力弱的同学,悉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点滴的进步和成绩,都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2.拓宽展示性评价
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还可以加以拓展,动态地展现在一个情境中,既是学生发展轨迹的形象化记录,也是展示、交流、甚至竞争的直观环境。例如利用课前的两分钟开展每天的“新闻主播”活动,通过新闻的播报,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利用学校的“午间微课程”活动开展“故事大王”、“生活大百科”等口语交际活动,在整合的活动中综合评定学生听的能力、读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等。还可以利用“班报微点评”的活动,将读、思、写、表达结合在一起。
3. 灵活测试性评价
在测试中,也可以根据年段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练习题型。可以根据要求设计公益用语“针对现在的游客乱扔垃圾,在古迹上随意刻字等现在,设计一条有针对性的公益用语。”可以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你能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吗?” 可以就某个情境设计人物交流对话,可以根据多幅图片创编故事等等。
4.能级综合性评价
低段:
能级指标 (星级评价,共五星,基本能达成得3颗星,做得较好得4颗星,完成得非常好得5颗星。) | 自评 | 教师评价 |
1、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并且养成了讲普通话的习惯。 | ||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简单讲述一些课文所写的故事。 | ||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 ||
4、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 ||
5、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 ||
6、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和同伴经常进行交流、互动,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 ||
7、有表达的自信心,并能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经常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
中段:
能级指标 (星级评价,共五星,基本能达成得3颗星,做得较好得4颗星,完成得非常好得5颗星。) | 自评 | 教师评价 |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一件与人商讨。 | ||
2、能在看图或观察实物后,能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能说清事物的特点,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补白完整讲述图片要表达的内容。 | ||
3、 经过适当准备,能连贯完成地讲故事,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能连贯、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 ||
4、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能在同伴和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
5、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 ||
6、课堂上,能对他人的发言做出积极的回应,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补充或反驳。 |
高段:
能级指标 (星级评价,共五星,基本能达成得3颗星,做得较好得4颗星,完成得非常好得5颗星。) | 自评 | 教师评价 |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养成日常交际中的良好倾听习惯:目光专注、耐心,适时恰当地发表意见。 | ||
2能积极参与集体或者小组交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就自己的意见和小组成员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完善。 | ||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说一段观点清晰的有条理的话。 | ||
4、能在即兴演讲、故事擂台赛、影视剧评说、辩论会等活动中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 ||
5、能依据一定的情境(做小顾问、做推荐、新闻发布会等)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 ||
6、注意语言美,语言规范、能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
【1】 费蔚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百度百科 吴俊玲 刘万顺.《口语交际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qXgCvx9v8IJp8CDfMdJjQNxYUD8AaLSAgWPydOgbIDn1cNKLJcgVrS7O2RiEIvD4f5si9xynGeAnEM2JbXO0_
![]() ![]() |
Copyright? 2012-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龙虎大道北侧 电话:0519-85481453 邮编:20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官方微信
![]() 微信扫一扫,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号:xbqlhtxx |